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出國留學更省錢
2016-10-17 12:23:51 作者: 管理員
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,2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.2919,創下匯改以來新高,這也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首次破6.30大關。
大金融與小百姓不無關系,據了解,外匯匯率變動的影響已經滲透到本地市民的生活中。
出國留學花費少了
市民唐女士看到匯率破6.30的第一反應是:“如果動作再慢一點,就可以省更多的錢。”
唐女士的女兒在美國讀書,每隔一段時間,她都要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,存在自己的主副信用卡中。女兒在美國持有其中一張卡,可以在美國取款或直接刷卡消費。
1月30日,為了給女兒交學費,唐女士將信用卡中的一部分人民幣兌換成美元,當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6.3056,1.5萬美元一共花了她94584元人民幣。2月29日,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為6.2919,唐女士后悔地說,如果這個時候她再兌換美元,同樣換1.5萬美元,就可以“便宜”了。
雖然錯過了這一次,唐女士仍然是人民幣升值的受惠者。唐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2011年8月19日,她同樣幫女兒兌換過1.5萬美元,當時的匯率中間價為6.393,在不考慮匯兌成本的情況下,需要花費人民幣95895元,比現在要多約1500元,比唐女士在1月底換的也要多1300多元。半年“節約”了一千四五百元。而送孩子出國留學是個長期的過程,如果幾年下來匯率都沒有大變化,唐女士能“省”上萬元。
出國購物更加劃算
人民幣升值,給老百姓帶來什么影響?好處又有哪些?工商銀行一位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表示,人民幣升值對普通市民而言,主要有三大有利影響。
首先是買進口商品更便宜了。由于進口商可從匯率升值中得到額外利潤,而額外利潤提供了調低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價格的可能空間,進口汽車、高檔服裝、化妝品及其他進口商品等價格會有所下降。
其次是影響境外旅游市場。人民幣升值,同等金額的人民幣能換到更多的美元,市民手里的人民幣相對來說更值錢了,出境旅游的成本也會有所降低。另一方面,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上升,其實相當于購物“打折”,大家在境外消費,相同的錢能買到更多的東西。
第三是影響出國留學市場,很多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國外讀書,但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一直是很多家庭最頭疼的事,現在出國留學的資金門檻降低,無形中幫家長省了錢。
對企業而言,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進口依賴型企業生產成本,增強企業對外投資能力,加快企業“走出去”步伐;而對于出口企業,則會使其利潤下降。
金融理財運作有道
人民幣存款一年期利率是3.5%,美元存款一年期利率1%—1.25%,存款利率的利差為2.5%—2.25%,扣除0.2%的結匯成本,以一萬美元計算,在6.2919的匯率下,兌換成人民幣存款一年可多得利息一千四百多元。理財專家建議,一些市民持有的美元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動用,不妨將這些美元兌換成人民幣。
也有一些人卻反其道而行之,在這個時候購進美元,他們習慣于“買跌看漲”,在跌的時候買進,存在手里,等著其升值之后賺錢。
此外,各銀行還有一些“匯財通”之類的外匯理財產品,也可以用于外匯的保值和增值。這名工作人員說,但凡是投資都有風險,如何運作,就看個人的眼光和判斷。對于出口企業,同樣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改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“危害”。前述負責人介紹,出口企業事先判斷某天的匯率對企業來說最為有利,可以跟銀行簽訂遠期結匯協議,約定若干月后結款時,仍以當日的匯率來結匯,那么之后無論匯率是跌是漲,都按照協議鎖定的匯率結款。這種方式,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,企業比較“賺”。有時候,1000萬美元的貨款,企業能“賺”上百萬人民幣。該負責人坦言,目前,不少大型企業都用這種方式來“保利”,這些企業有專門的團隊來研究,采用什么樣的方法結算,能“躲”過匯率變化的影響,對自己最有利,而中小企業涉足其中的并不多。中小企業主更應對金融政策和產品多加了解和運用,在金融形勢風云變幻時,才能成為“不倒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