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學們都知道,在英國留學申請的過程中,能最終收到一所自己心儀的優秀大學的offer也并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。
而在申請過程中,有些院校給我們的信息可能會使我們產生誤解。并不是說是錯誤的信息,或是欺騙我們,而是同學們會對這些信息進行一定的“主觀過濾”。
什么是信息“主觀過濾”呢?舉個栗子,比如家長說:“你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。”那么你過濾后的信息則是:“可以玩。”
因此我們必須承認自身過濾機制的存在,所以需要更加專注和帶有批判性地傾聽招生院校和招生官們的話,減少信息誤讀。
那么在英國留學申請中有存在哪些,信息誤讀呢,立思辰留學360這就帶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。
招生官:我們有10%的錄取率。
誤讀情況:我有10%的機會被錄取。
一般來說,在咨詢留學院校的時候,需要仔細聆聽,10%的錄取率聽起來很有勝算,但是我們要清楚錄取率很有欺騙性,所以你要更謹慎地對待數據。
顧問老師:多申請幾所,增加被錄取成功率。
信息誤讀:我成績不夠好,可能申請不上。
要清楚一件事情,那就是并不是申請什么學校都能夠被錄取的,即便你成績非常優秀!所以留學顧問常常為了保險起見,總會建議你多申請幾所學校,保證自己能夠被錄取。
但有時候顧問老師如果需要你增加選校名單,你的情緒有可能會受到影響,你可能感覺自己不夠優秀,這會讓你泄氣,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,但其實并不是這樣,并不是你不優秀,這只是申請模式使然。
再一個,申請英國大學,遵循的原則是越早越好,一旦你申請的某學校某專業名額已滿,即便你再優秀,他們也是不會錄取你的,只會勸你明年再來。
所以說,增加選校名單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選擇的機會。
顧問老師:找到最適合你的大學。
信息誤讀:總會找到最完美的大學。
沒有最完美的大學,即使你非常優秀,這也是不存在的,建議去找一個資源、項目、靈活性和文化都與你預期的相匹配的大學。
一些比較好的大學并不一定適合你,例如,相比于牛劍,你更適合杜倫,那么你為什么舍近求遠呢?
招生官:大學將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估,標化分數只占錄取中的一小部分。
信息誤讀:大學要求的GPA是85分,但80分的我仍然有機會被錄取。
如果你的標化成績遠低于學校申請者的平均水平,那絕對是一個影響你是否錄取的很大障礙。錄取報告和信息記錄里可能表明考試并不代表一切,但對于大多數申請者來說,低分絕對會影響競爭力。
所以,如果你的標準化成績低于平均水平,那么你需要調整你的期待,特別是如果你的GPA、課程、課外活動和寫作能力都不處于那所大學申請者的前10%里。
因為這是建立在標準化成績同等的情況下,招生官不想因為資源和背景得分較低就放棄那些潛在的申請者。
招生官:學校排名TOP10
信息誤讀:名校!應該去!
無論什么排名,那僅僅是一個參考,你想申請什么學校,前提是你必須要了解這所學校!
排名不是絕對的,你需要考慮的是你喜歡什么專業,適合什么樣的教學以及想要去哪個城市等等,而不是被一個排名所左右。
可能這又回到了之前的問題,你需要的是最適合你的大學。
最后,立思辰留學360提醒大家,在申請大學的時候,很多情況下,各位小伙伴都需要仔細聆聽,認真思考,多方位、多角度的去考慮問題,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讀情況,從而抓住重點,在之后的申請中更加得心應手。
如果還有其他關于英國留學申請問題,可以咨詢琥珀教育老師。
推薦閱讀:怎么才可以減少英國留學費用?